Courses
Spring
- 60000012, 科研数据处理及科研论文绘图, Processing scientific research data and creating scientific figures
- 40000182, 建筑空气污染控制装置设计及工程实践, Design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in buildings and their applications
ranking Top 5% in 2018 spring - 40990181, 室内环境品质与健康概论,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health
- 74000392, Environmental Health
Fall
- 40990162, 室内空气化学污染控制, Indoor air pollution control
ranking Top 5% in 2015 fall; ranking Top 5% in 2018 fall - 70000644, 高等传热传质学, Advanced heat and mass transfer
2021
- 王匡昊、鲁萦,建筑公共空间人员位置的雷达动态探测技术,清华大学SRT,2021-1119
- 李尚涛,通风受限的地下空间CO2捕获及空气污染去除,清华大学SRT,2021-1119
- 王麒英、朱继涛、李德瑜和陈俊潇,“透过玻璃,低碳未来”,2021年清华大学创意大赛大一新生专场一等奖,指导老师:王宝龙、莫金汉, 2021-1017
- 罗紫怡(建环9),面向室内气态污染物的复合吸附薄层3D打印制备,2021年清华大学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”项目
- 罗紫怡(建环9),面向室内气态污染物的复合吸附薄层3D打印制备,2021年清华大学挑战杯三等奖
- 杨赞宇、王馨翊、岳桓羽(建环9)、武人思(分9),柔性光伏遮阳发电系统,2021年清华大学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”项目
2020
- 李浩(建环7),可穿戴式实时污染暴露监测系统,2020年清华大学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”项目
- SRT (2020年下半年)
- 杨赞宇、王馨翊、岳桓羽(建环9)、武人思(分9),柔性光伏遮阳发电系统
2019
- 2019年12月15日,建环7学风班会,“思考来自未来的你”
- 2019年12月9日,雷潇,微-纳米复合的高介电特性过滤材料设计与制备,清华大学2019优秀SRT一等奖
- SRT (2019下半年)
- 梁博远、廖一凡(建环7),吸附/催化材料涂层的液体3D打印制备
- 赵子豪、朱俣霖(建环7),高效隔热和光热转换的热管式玻璃幕墙
- 2019年9月大创
- 梁博远、廖一凡(建环7),吸附/催化材料涂层的液体3D打印制备
- 赵子豪、朱俣霖(建环7),高效隔热和光热转换的热管式玻璃幕墙
- 2019年8月10日,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决赛
- 高轶伦、雷潇(建环6),微-纳米复合的高介电特性过滤材料设计与制备,一等奖
- 刘兆濡、陈琪(建环6),静电雾化闪蒸的便携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,一等奖
- 刘兆濡、陈琪,静电雾化闪蒸的便携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,首届北京市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,特等奖
- 2019年3月31日,清华大学第13届能源与动力设计大赛决赛
- 刘兆濡、陈琪,静电雾化闪蒸的便携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,一等奖,排名第1
- 高轶伦、雷潇,微-纳米复合的高介电特性过滤材料设计与制备,二等奖,排名第2
- SRT
- 刘兆濡,静电雾化闪蒸的便携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
- 高雷潇,微-纳米复合的高介电特性过滤材料设计与制备
- 2019年1月,莫金汉建环所教师年度考核优秀
2018
- 2018年9月国创北创
- 刘兆濡、陈琪,基于静电雾化闪蒸的便携式太阳能海水淡化方法和装置
- 高轶伦、雷潇,基于静电纺丝原位生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柔性空气净化系统
- 清华大学第13届能源与动力设计大赛
- 刘兆濡、陈琪,静电雾化闪蒸的便携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,第二名
- 高轶伦、雷潇,微-纳米复合的高介电特性过滤材料设计与制备,第三名
- 2018第二批学术推进计划
- 高轶伦,资助1万元
- 王佳妮,资助1万元
- 2018第一批学术推进计划
- 陈其威,常规项目A类,资助5万元
- 夏凡轩,常规项目B类,资助3万元
- 顾宇挺,常规项目B类,资助3万元
- 全国节能减排大赛
- 陈其威、吴业宇(建环5),原位热再生的片层状甲醛净化方法和装置,一等奖
- 夏凡轩、刘思静、闫睿(建环5),静电荷电和极化协同增强的新型过滤纤维,一等奖
- 清华大学挑战杯
- 陈其威,原位热再生的片层状甲醛净化装置,一等奖
- 夏凡轩,静电荷电和极化协同增强的新型过滤纤维,二等奖
- 清华大学第12届能源与动力设计大赛
- 陈其威,低能耗靶向热再生的片状气态污染物净化模块的研制,决赛一等奖
2017
- 清华大学2017年优秀SRT一等奖
- 刘宁睿,胡新语,卜凡,基于转轮除湿净化的新风系统(指导教师:莫金汉)
- 莫金汉获优秀SRT指导教师一等奖
- 清华大学第12届能源与动力设计大赛
- 陈其威,低能耗靶向热再生的片状气态污染物净化模块的研制,创意一等奖
- 清华大学未来人居Aedas奖学金
- 伍倩莹、张沁宜,空调风道间歇气旋自清洁的新型静电除尘系统,一等奖
- 清华大学“国创”计划
- 姚语嫣(建环5)、掺杂金属氧化物的 PET 过滤纤维在静电极化作用下的去除颗粒物特性
- 夏凡轩(建环5)、静电极化增强颗粒物过滤的新型活性炭海绵材料
- 清华大学“北创”计划
- 南昭晗(建环5),吸附材料微孔结构对其低温吸附VOCs-高温脱附性能的影响
- 顾宇挺(建环5)、氮气微射流中的双极放电对颗粒物电凝并效果
- 陈泽锦(建环5)、热再生温度对室温下甲醛催化-存储材料再生效果的影响
- 全国节能减排大赛
- 刘宁睿、胡新语、陈家杨(建环4)、卜凡(建环5),热湿和污染物联合控制的双层复合转轮空调系统,特等奖,全国3196个作品共评出10项特等奖
- 伍倩莹、张沁宜(建环4)、潘瑾(建环3),空调风道间歇气旋自清洁的新型静电除尘系统,三等奖
- 第11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
- 刘宁睿、胡新语、陈家杨(建环4),热湿和污染物联合控制的双层复合转轮空调系统,创新设计一等奖
- 清华大学挑战杯评委(一审、二审、终审)
- 伍倩莹、张沁宜(建环4)、陈其威(建环5),间歇气旋自清洁的新型静电除尘系统,二等奖
- 刘宁睿、胡新语(建环4)、卜凡(建环5),基于转轮除湿净化的新风系统,三等奖
- 杨絮霏、桂晨曦、王嘉迪(建环4),静电增强过滤技术研究
- 清华大学能源设计动力大赛
- 刘宁睿、胡新语(建环4)、卜凡(建环5),基于转轮除湿净化的新风系统,一等奖(共1名)
- 伍倩莹、张沁宜(建环4)、陈其威(建环5),间歇气旋自清洁的新型静电除尘系统,二等奖(共2名)
- SRT
- 陈其威(建环5),表面温度可调节的柔性空气净化薄膜的研制
- 南昭晗(建环5),吸附材料微孔结构在低温吸附VOCs-高温脱附循环中的塌陷效应
- 姚语嫣、夏凡轩(建环5)、陶然(建63),过滤纤维微观形貌对静电极化捕获颗粒物的影响
- 伍倩莹、张沁宜(建环4)、陈其威(建环5),间歇气旋自清洁的新型静电除尘系统
- 杨絮霏、桂晨曦、王嘉迪(建环4)、潘瑾、贾雪莹,静电增强过滤技术研究
- 刘宁睿、胡新语(建环4)、卜凡(建环5),基于转轮除湿净化的新风系统
2016
- 建环3获清华大学2016年优秀SRT一等奖,二等奖
- 一等奖:施雨晨、林琳、孙佳琦,间隔热再生式壁挂型空气净化器(指导教师:莫金汉)
- 二等奖:潘瑾、吴序,窗墙一体化新风净化系统(指导教师:莫金汉)
- 莫金汉获优秀SRT指导教师一等奖
- 清华大学能源脑泡暨能源动力设计大赛-创意环节
- 伍倩莹、张沁宜(建环4)、陈其威(建环5):空调风道的间歇气旋自清洁静电除尘系统,一等奖(参赛16组,仅1名)
- 刘宁睿、胡新语(建环4)、卜凡(建环5):基于转轮除湿和净化的.新风空调系统,二等奖(共2名)
- 杨絮霏、桂晨曦(建环4):基于静电增强过滤模块的个体净化器,三等奖(共3名)
- 施雨晨、林琳、孙佳琦、肖儒、韩典杉,国际东元杯创意竞赛罗姆创意奖,台湾
-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总决赛(地点:江苏大学,镇江)
- 林琳、施雨晨、孙佳琦(建环3)、肖儒(建环2)、韩典杉(建环4),基于热再生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,特等奖(全国2839个作品中共选出10项特等奖)
- 建环2,2016清华大学毕业班先进班集体
- 建环2,北京市先进班集体,北京市优秀团支部
- 何俊州(建环2)获2016年“波音”奖学金
- 刘效辰(建环2)获 2016年夏安世教授-西克奖学金
- 《建筑环境学》课程大作业指导导师
- 韩典杉:吸附-热再生净化器
- 杨絮霏:静电增强过滤
- 清华大学挑战杯评委(一审、二审、终审)
- 孙佳琦、施雨晨、林琳(建环3),基于热再生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,34届清华挑战杯特等奖,共187个参评作品
- 潘瑾、吴序(建环3)、田恩泽(建环2),窗墙一体化新风净化系统,34届清华挑战杯三等奖
- 孙之炜、张洋(建环3)、刘宁睿(建环4),基于转轮除湿和净化的新风空调系统,34届清华挑战杯三等奖
- 莫金汉获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
2015
- 建环2万瀚隆、孙弘历、张亦驰获清华大学2015年优秀SRT一等奖,陈忱获二等奖
- 一等奖:万瀚隆,一种多组分低浓度标准气体动态发生装置的设计及制作(指导教师:莫金汉)
- 一等奖:孙弘历、张亦驰,便携式空气净化器(指导教师:赵彬教授)
- 二等奖: 陈忱,我国住宅自然通风分布规律的模拟计算(指导教师:赵彬教授)
- 建环2班都佳、张亦驰、张婉妮同学在“2015年北京市大学生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实践大赛”中获得特等奖(指导老师:石文星、王宝龙)
- 建环2获2014~2015学年度清华大学本科生先进班集体,并获推荐参加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答辩
- 建环2获2014~2015学年度校级优良学风班
- 潘瑾、吴序(建环3)、莫金汉、邸以文、张寅平,一种窗墙一体化防霾通风器,申请号:201510827132.6
- 肖儒(建环2)、林琳、孙佳琦、施雨晨(建环3)、莫金汉、杜正健、徐秋健、高德文,一种基于热再生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, 申请号:201521011135.4
- 张洋、孙之炜(建环3)、莫金汉、张寅平,一种基于热泵除湿的吸附催化增强型空气净化器,申请号:201510954030.0
- 邸以文(建环0),软件著作版权:室内有机污染物浓度预评估软件iGreenHouse,2015SR150273
-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初评评委
-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总决赛(地点:哈尔滨工程大学)
- 特等奖:潘瑾、吴序、叶紫、陈忱、钱明杨、朱茜儿,被动式呼吸型窗墙一体化防霾通风器(指导教师:莫金汉)
- 一等奖:卢地、陈忱、杨意,“饮料即时速冷机”(指导教师:石文星教授,王宝龙副教授)
- 二等奖: 刘效辰、肖儒、张小曼,“基于混合相变材料蓄能的纯电动汽车工位空调系统”(指导教师:石文星教授,王宝龙副教授)
- 二等奖:关博文、何峻州、孙晓雨,“移动式工业余热利用系统”(指导教师:石文星教授,王宝龙副教授)
- 清华大学“国创”及“北创”计划
- 孙之炜:基于仿真呼吸的口罩过滤PM2.5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(北创)
- 张仲宸:一种室内智能光照调节装置研制(国创)
- 吴序、潘瑾:被动式呼吸型窗墙一体化防霾通风器(国创)
- 清华闯世界计划(Open Top),建环2
- 程嘉颖,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(RMB 25,000 supported by THU)
- 肖儒,UT Austin (RMB 5000 supported by THU, 5000 by research funds)
- 汤雨桥,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
- 杨意,哈佛大学
- 张立(建环1),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
- 《建筑环境学》课程大作业指导导师
- 洪家杰:甲醛浓度传感器的性能测评
- 孙之炜:基于仿真呼吸的口罩过滤PM2.5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
- 张仲宸:住宅智能光照调节装置
- 吴序、潘瑾:被动式呼吸型窗墙一体化防霾通风器
- 清华大学挑战杯评委(一审、二审)
- 清华大学第三十三届“挑战杯”优秀指导教师
- 万瀚隆:低浓度甲醛发生装置,获挑战杯二等奖(指导)
- 程嘉颖:低浓度甲醛对小鼠智力的干预研究,获挑战杯三等奖(指导)
- 建环2-孙弘历、张亦驰,便携式无动力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研究,获挑战杯二等奖(指导教师:赵彬教授)
- 建环2-卢地、张小曼,雕塑室内颗粒污染规律研究及控制设备开发,获挑战杯三等奖(指导教师:赵彬教授)
- 清华大学创意大赛
- 建环2-孙弘历、张亦驰,便携式无动力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研究,获特等奖(指导教师:赵彬教授)
- 清华大学第九期星火班评委
- 建环2-程嘉颖 星火班8期
2014
- 邸以文(建环0)
- 清华大学优秀本科生论文,臭氧与衣服表面的反应系数测量及反应产物研究,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2014
- 第6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学术年会,优秀学生论文(共3篇),上海,20140921
- 一种设置空气幕的医用隔离床装置,发明专利申请号:201410738700.0
- 万瀚隆(建环2)
- 一种测量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衰减率的装置,发明专利,申请号:CN104155135A
- 获得2014年清华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基金,“低浓度甲醛发生装置研制及其实用性研究”
- 获清华大学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
- 入选2014年本科生暑期海外研修支持计划
- SRT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,一种多组分低浓度标准气体动态发生装置的设计及制作
- 程嘉颖(建环2)
- 获得2014年清华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基金,“厨房油烟机气幕除污的适用性研究”,获资助¥50,000
- 一种基于室内PM2.5和CO2控制的双功能厨房气幕式油烟机,申请号:201510181463.7
- 刘效辰(建环2)
- 获清华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
- 基于PM2.5控制的既有大型公共建筑通风系统改造方案,入选清华大学第八期“星火班”
- 一种根据室外PM2.5浓度自动调节的建筑风道过滤装置,发明专利,申请号:CN104296362A
- 肖儒、邓杰文,臭氧、NO2与室内表面吸附的烯烃类物质的反应产物研究,SRT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
- 建环建环2获校甲级团支部
- 建环2获建院甲级团支部
- 建环2,2012-13年度建环2校优良学风班
- 《建筑环境学》课程大作业指导导师:贾雪莹、程嘉颖、王林珏、肖儒、罗奥、刘效辰、万瀚隆、邓杰文、张亦驰、钱明杨
2013
- 建环2获建院甲级团支部(新生班唯一)
- 建环2肖儒等获建院社会实践特等奖(全院1项)
2012
- 担任建环2(2012)班主任